親子教養【教養類】

戰勝自己

文/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 所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


到最後我們要面對的,就是我們自己
    
不知道他是看了什麼勵志的文章或電影,或者只是複述師長的話,還是真實的親身體悟。他說:「到最後我們要面對的,就是我們自己。」
    
他舉例,像是做數學習題時,本來花了不少時間還是解不出來,他感到有挫折感,想放棄了。可是,他沒被這個挫折感打倒,休息一下,比較有精神了,就繼續解題,終於解出來了。這個過程,後來也在體育課出現,害怕自己跑不完,於是先跑慢一點,等身體比較有力氣了,就繼續跑,最後還是跑完了。
    
所以,事情雖然不同,但感受很相似。我們一直在面對的,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兩件不同的事情,實際上就是我們自己的心情。只要懂得克服自己的挫折、恐懼,就能戰勝自己。
    
他體驗到的感覺很深刻,也很實際,可以運用在不少情境上。只是少了提醒、強化這些舉動,在生活瑣事中忙亂,還是有可能忘掉。如果他能寫下來,或者列印「到最後我們要面對的,就是我們自己」這樣的話語,張貼在牆上或桌邊,時時提醒著自己,對他可能有好處。
懂得跟自己的挫折、恐懼「相處」
    
「懂得克服自己的挫折、恐懼」這段話,我想改成「懂得跟自己的挫折、恐懼『相處』」。因為情緒常常幫助我們,包括挫折、恐懼,它們讓我們人類從遠古時代存活下來。我常感恩這些負面情緒,給它們時間、聽它們說說話,所以它們也對我好,不會過度放大,讓我不舒服,造成生活的困擾。
    
而「戰勝自己」這句話,我想改成「跟自己和好」。「戰勝自己」這句話,常被用來激勵,喚起人的好勝心,視挫折、恐懼為敵人,或者是需要被打倒的障礙,再催出一些前進的動力。
    
這樣的說法,短時間內會有效果。可是,長期來說,因為挫折、恐懼,就是自己的一部分,等於自己不允許自己的存在,容易給自己更大的情緒壓力,成功時固然可以沖淡一些負面情緒,可是失敗時,恐怕負面情緒反而會更強烈。
   
然後,不管在什麼情境、因為什麼事情,我們最後要面對的,除了自己的「情緒」,還有「想法」。很多事讓我們挫敗,結果不如預期,我們就可能否定自己,感覺沮喪。
   
如果我們懂得跟這些情緒與想法相處,才能進一步談,在各種不同的情境與事件中,要如何解套與自在。
跟自己和好
    
舉例來說,有些特殊兒童的父母,可能一輩子要面對旁人異樣的眼光。不管怎麼努力,孩子的進步不如一般孩子,父母始終得承受一些壓力。
    
這些父母,除了內疚與自責,有沒有可能再發展出其他的想法,這很重要。像是懂得欣賞孩子的進步,理解對他人造成的困擾,看到自己的成長,同理其他類似處境的父母的感受……
    
當我們的想法多元、情緒多樣,那麼,我們自己就有多種可能性。想法、情緒的流動自在,心胸就會開闊、不排拒學習,說是苦中作樂也好,說是痛苦彰顯了意義也可以,心無所住,任性悠遊。
    
接納了自己,就不會特別想去戰勝自己。這是跟自己交朋友,所以我喜歡講「跟自己和好」。我們保留每種想法與情緒,不見得一定得相信它、陷入它。
    
跟自己交朋友,有時候可以濃情蜜意,有時候也可以恬淡如水。就像我們面對孩子,我們可以接受在心裡,同時有深愛著孩子,願意為他犧牲奉獻,也有那種被孩子限制住自己的生涯發展,得要適時找回自己的想法並存。
    
我們因此得到些許行為上的彈性,這些彈性成為了身教,剛好有機會為孩子建立起「將來要面對迅速變化且複雜的未來」所需要的一種態度。隨遇而安,但行動自如。

洪老師小叮嚀
感覺上面的說法,太抽象了嗎?
   
這樣吧!我們來試著做一種練習,就可能會感覺具體一些。就是在自己無法擺脫一種想法,或者沉溺在一種情緒中,還是難以施展行為的時候,問問自己,還可以怎麼想?還可以怎麼感覺?還可以怎麼行動?
   
多談談可以做什麼,而不是只有不能做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