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一顆一顆圓滾滾,撲通撲通跳下鍋,大火滾小火煮,香香QQ好滋味。」這個謎語說的是什麼呢?答對了,就是好吃的「湯圓」!
而每到冬至與元宵節,家家戶戶都會吃湯圓,雖然都是吃湯圓,在意義與作法上卻大不相同喔!在冬至時吃湯圓,代表自己又長大了一歲;元宵節時吃湯圓,有圓圓滿滿的意思。冬至湯圓,也就是俗稱的「圓仔」,體積較小,單純以糯米粉製成,不加入其他餡料;但元宵湯圓體積較大,所以俗稱「圓仔母」,裡面會包入各式各樣口味的餡料,如鮮肉、芝麻、花生等。
冬至要吃冬至圓
搓湯圓是「冬至」一種特別的習俗,在這個習俗裡,孩子吃了湯圓,才會長大一歲的說法,是成長中很特別的記憶。而自己搓的湯圓,也好像特別好吃呢!今年爸爸、媽媽不妨跟孩子一起來搓湯圓,讓今年的冬天有不同的回憶。
不過,在跟孩子進行搓湯圓活動前,先跟孩子聊聊冬至的相關習俗。冬至是古人制訂的節氣之一,日期大約落在國曆的12月22或23日。冬至的「至」是「到來」的意思,也就是說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南回歸線,所以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的一天。而過了冬至之後,日光照射將逐漸北移,白天就越來越長,黑夜也越來越短,象徵春天漸漸來臨,又開始新的一年。
在冬至最主要的民俗是搓湯圓祭拜神明與祖先,還要全家吃湯圓,祈求圓滿。其實早在周朝時,就流傳吃冬至湯圓象徵添歲的觀念。此外,冬至湯圓還有個特色,就是一定要搓紅、白兩種湯圓,分別是金丸、銀丸,每年都要吃金丸、銀丸,才能長一歲。而紅與白相間出現,看起來較可口好吃,也會有喜氣。
生活科學的搓湯圓
一個味道,是一個永久的連結,是通往家門的烙印。回憶中,你是不是常常憶起家門口那股熟悉的味道?那股媽媽正在廚房大展身手、飄出菜香的味道?在冬至時,你不妨也帶著孩子一起搓湯圓,製作出屬於全家幸福的滋味。
邀請孩子一起搓湯圓,第一步先請孩子將手洗乾淨。在您揉麵糰的同時,也可以請他們幫忙,拿盛裝的盤子和其他小東西,讓他們從一開始就有參與感。
搓湯圓的方法很具科學道理,實地進行搓湯圓的活動,則是「生活科學」的實踐。請孩子想一想以下這些問題:
1.麵糰為什麼要再次搓揉?其實,是為了使麵糰柔軟好搓圓。
2.為什麼湯圓最好搓得一樣大?這是為了煮出好吃湯圓的考慮。因為不一樣大的湯圓,煮熟的時間不同,當小湯圓煮糊了時,大湯圓可能還沒熟透呢!所以,搓出一樣大的湯圓,才能煮出好吃的湯圓喔!如果刻意要搓出大小湯圓,則要分開煮,才能掌握火候。
3.如何才能搓出一樣大的湯圓呢?有經驗的人當然用手直接捏麵糰就能掌握,不能掌握的人也有科學的方法喔!利用數的對分概念來分麵糰就能解決。先把大麵糰一分為二,二分為四的分成幾塊差不多大小的小麵糰,再將小麵糰用手搓成一樣粗細的長條,然後,將長條型的麵糰切成一樣大小的小小麵糰,也就是湯圓的大小,再將小麵糰放在手掌心內搓圓,所搓出來的湯圓就會一樣大了。
別忘了做雞母狗仔
通常孩子在搓湯圓時,總會忍不住用糯米糰捏塑一些動物、蔬果的造型,就像捏麵人一般,做起其他小玩偶,這個現象從古至今都有,以前的人稱這種麵糰小偶為「雞母狗仔」,以前的人會用來敬拜祖先,並向上天祈求未來一年的農作豐收。而這也是搓湯圓活動中的另一種趣味喔!
「雞母狗仔」煮熟了,孩子還會特別眷顧自己的作品呢!不過,爸爸、媽媽別忘了要將這些麵糰小偶多煮些時間,麵糰才會熟喔!
湯圓是用糯米粉揉製而成,和麵疙瘩(貓耳朵)用麵粉做的有所不同。也由於糯米粉製成的東西較不易消化,留意不要讓孩子一次吃太多。